中國儲能網訊:6月23日凌晨,隨著國家電網±800千伏錢塘江換流站雙極高端系統(tǒng)順利完成試運行期間各項測試,我國“西電東送”重點工程——白鶴灘送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全容量投產,輸電能力提升至800萬千瓦,進一步提升浙江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圖片
當下,電力人迎來新一年迎峰度夏保供季。面對氣象預測的“史上最熱年”和疫情防控政策調整后的經濟恢復,趕在此時投運的“電力高速路”可謂正當其時。
白鶴灘-浙江特高壓工程的前世今生
我國西南地區(qū)尤其是長江上游流域河流眾多,地形落差大。僅金沙江下游從攀枝花到宜賓的河段,全長782公里,就有著729米的落差。
幾十年來,我國相繼在長江干流上梯次開發(fā)了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等6座巨型水電站,形成了世界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年均生產清潔電能3000億千瓦時。國家電網通過特高壓等骨干網架將這些清潔水電源源不斷送往中東部地區(qū),將資源優(yōu)勢轉化為經濟發(fā)展優(yōu)勢,支持東部地區(qū)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白鶴灘送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西起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東到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qū),線路全長2121公里,總投資299億元,年送電量預計超300億千瓦時,相當于3000多萬人一年的生活用電所需。
2022年12月,白鶴灘水電站全部16臺機組投運。同月,承擔著清潔能源外送重任的特高壓工程也迎來關鍵節(jié)點,白鶴灘送浙江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具備400萬千瓦送電能力。此次全面投產將工程送電能力提升至最高800萬千瓦。此外,水電還是清潔能源,每年約能替代燃煤10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919萬噸,推進省內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
迎峰度夏關鍵時刻投運,意義重大
眼下,我國已經進入一年一度的夏季用電高峰時期,6月以來,隨著氣溫走高、經濟復蘇,浙江省每天的最高用電負荷基本在8000萬千瓦以上。工程全容量投產,將有力支持華東應對用電負荷高峰,保障經濟發(fā)展和民生用電需要。打通這條電力高速路的全部通道,為今夏浙江乃至我國華東地區(qū)電力供應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國西部能源豐富但需求相對不足,東部一次能源匱乏但需求旺盛,特高壓輸電技術可以實現(xiàn)能源電力的大范圍優(yōu)化配置,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經濟、清潔、高效發(fā)展的重要手段。
以浙江為例。浙江是我國經濟最具活力的省份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用電大省”,2022年全社會用電量5799億千瓦時,最高用電負荷超過1億千瓦,約三分之一用電需要靠特高壓等骨干網架從省外送入。
2013年至今,國家電網公司相繼在浙江建成1000千伏淮南—浙北、±800千伏溪洛渡左岸—浙江金華、1000千伏浙北—福建、±800千伏寧夏靈州—浙江紹興、±800千伏白鶴灘—浙江等“兩交三直”特高壓骨干網架,連接西北煤電及風電基地、西南水電基地及安徽煤電基地、福建核電基地。
特高壓入浙十年來,已累計向浙江輸送電能超7200億千瓦時,在落實國家節(jié)能減排政策、促進能源消費方式轉變、支持浙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以白鶴灘為代表,10年來,浙江相繼獲兩條西南水電入浙大通道,通過特高壓等骨干網架,這些清潔水電源源不斷送往浙江,實現(xiàn)能源大范圍優(yōu)化配置,有力支持了浙江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僅關注西南,在西北地區(qū),風光資源也在火熱開發(fā)中。
當下,國家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qū)為重點加快推進大型風電、光伏發(fā)電基地。浙江積極加入“全國一盤棋”,靈紹直流每年輸送浙江電量超過500億千瓦時。如今,新一條“甘電入浙”特高壓工程已進入前期階段,甘浙兩省還規(guī)劃在河西一帶開發(fā)“風光火儲一體化”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作為配套工程,實現(xiàn)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并轉化為經濟發(fā)展、民生改善的力量。
做好特高壓運維,全力應對用電高峰
今夏,我國電力供需仍將呈現(xiàn)“全網緊平衡、局部有缺口”的局面。國家電網公司正嚴格落實迎峰度夏電力保供重點措施,確保電網安全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為推動經濟運行持續(xù)整體好轉、實現(xiàn)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作出積極貢獻。強化政企協(xié)同,強化網源荷儲協(xié)同,強化內部協(xié)同。強化電網運行控制,強化設備運維管理,提升優(yōu)質服務水平,確保電力系統(tǒng)安全運行。
此外,國網浙江電力還堅持“就地平衡、就近平衡為要,跨區(qū)平衡互濟”原則,全力做好電力供應保障,提升電源發(fā)電能力,增強電網供電能力,提升資源配置能力。落實“需求響應優(yōu)先、有序用電保底、節(jié)約用電助力”要求,著力強化負荷管理。深挖需求響應資源,嚴肅供用電紀律,加強節(jié)約用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