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近期,美國氣候軟件公司Watershed與綠證采購服務商Ever green公司合作開發(fā)了一款新型的虛擬購電協議產品,主要面向小型公司,為他們提供為期五年的固定價格虛擬購電協議(VPPA)。
這是美國開發(fā)的首個固定價格VPPA,該產品將幫助得克薩斯州建造一座10兆瓦的光伏電站。
虛擬購電協議是什么?固定價格的VPPA與傳統(tǒng)VPPA有何區(qū)別?新產品能幫助小型公司和可再生能源發(fā)電商解決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值得細看。
VPPA也被稱為金融PPA,與實體PPA之間的區(qū)別在于,VPPA不發(fā)生電量的實際交付。
傳統(tǒng)VPPA本質上是一種差價合約。在協議中,買賣雙方約定購售電的執(zhí)行價(strike price),但售電方和購電方仍可獨自在電力市場中出售及購買電量。如果售電方的售電電價超過執(zhí)行電價,售電方向購電方支付執(zhí)行電價與市場平均電價的差額,反之則由購電方向售電方支付市場平均電價與執(zhí)行電價的差額。
對比實體PPA,VPPA在協議期限、購電量、電價、違約責任等商業(yè)安排上無明顯區(qū)別,但凸顯了PPA的金融屬性,可幫助購售電雙方進行長期電力價格對沖。其次,VPPA應用更靈活,對于電站地點等物理條件限制較少,售電和用電方不需要位于同一電網甚至同一電力市場競價區(qū)域。
由于賣方未向買方實際交割電力,無法證明所售電力是否確由可再生能源電廠所發(fā),因此,對于以綠電采購為目的的買方企業(yè),VPPA通常會包括綠證等環(huán)境權益交易。
在整個交易流程中,購電方支付執(zhí)行電價給售電方的可再生能源電站,收入則為電力現貨市場價格以及綠證。
Watershed的固定價格VPPA協議與傳統(tǒng)VPPA不同,不需要買家承擔價格風險。也就是說,當電力市場價格低于協議價時,買家不需要支付差價。
舉例來說,如果電力批發(fā)市場需求不振,批發(fā)電價跌至負價,在傳統(tǒng)的VPPA模式下,購電方可能要支付一大筆差價費用給售電方。為防止負電價給購電方帶來潛在損失,一些傳統(tǒng)的VPPA對浮動價格設置了地板價,如光伏項目的地板價通常定為0美元。但Watershe的這一新產品則規(guī)避了差價支付。
據Ever green的聯合創(chuàng)始人Michael Leggett介紹,通常來說VPPA買家公司并不愿意在電力批發(fā)市場承擔價格風險,因此該公司嘗試與合作伙伴一起為買家固定價格,并與項目投資者接洽,讓更了解能源市場的項目投資者承擔風險。
新的交易結構將有助于避免將價格風險轉移給買家。此外,以前一些小型公司由于采購規(guī)模較小,不能購買VPPA類產品,但現在這些小型公司能通過Watershed購買VPPA,采購過程較傳統(tǒng)VPPA也相對簡化。
與此同時,對項目開發(fā)商來說,他們可利用買家的綠證購買承諾,增加可再生能源項目獲得全額融資的可能性,降低整體融資成本。Watershed的清潔電力產品和合作伙伴負責人Matt Konieczny表示,公司首創(chuàng)了一種融資結構,其包含發(fā)起人股權、銀行債、綠證購買以及《削減通脹法案》的稅收抵免,用這些資質作為項目融資的基礎,有助于綠電項目獲得低息貸款。
總的來說,除降低了電價波動風險,固定電價的VPPA新產品協議周期短,準入門檻低,也使得這一產品更具競爭力,受到小型公司青睞。目前,已有Samsara、Stripe 和Task Us等公司承購該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