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鋰離子電池組價格由于原材料和電池零部件價格上漲和通脹飆升,出現(xiàn)了自彭博新能源財經2010年開始跟蹤該市場以來的首次上漲。在經歷十余年的下跌之后,所有細分市場的鋰離子電池組按容量加權平均的價格在2022年升至151美元/千瓦時,較去年上漲7%。盡管如磷酸鐵鋰(LFP)等低成本材料體系在加速普及,但仍不足以抵消整體電池成本的上漲壓力。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明年價格將與今年持平,再次打破多年保持連續(xù)下降的趨勢。
上述數(shù)據(jù)是電動乘用車、公交車和固定式儲能項目等等多個細分市場的平均值。對于純電動乘用車,2022年按容量加權平均的電池組價格為138美元/千瓦時,其中電芯平均價格為115美元/千瓦時,平均占電池組價格的83%。在過去三年中,電芯在電池組中的成本占比顯著提高,此前幾年這一比例為70%。這主要是因為模組設計的變化,如有效降低成本的無模組技術(cell-to-pack, CTP)技術開始應用。
從地區(qū)來看,中國電池組價格最低,為127美元/千瓦時。美國和歐洲的價格分別高出24%和33%。這反映出這些市場的相對不成熟、生產成本較高、應用范圍的多樣性以及電池進口。高端的電池呈現(xiàn)出訂單規(guī)模小、定制化的特征,導致價格走高。
2022年LFP等低成本正極材料體系的應用增加,同時三元體系繼續(xù)朝著低鈷高鎳方向演進。如果不是這樣,價格上漲幅度可能會更大。2022年,LFP電池平均價格比鎳錳鈷三元(NMC)電池低20%。然而,即使是像LFP這樣的低成本材料體系,也受到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成本上升的影響,尤其碳酸鋰價格的影響。2022年LFP電池組價格比2021年上漲27%。
彭博新能源財經儲能分析師及該報告的主創(chuàng)Evelina Stoikou表示:“原材料和零部件價格上漲是2022年電芯價格上漲的最大原因。在電池金屬價格上漲的過程中,大型電池制造商和車企已轉而采用更積極的策略,如直接投資采礦和冶煉項目等來對沖價格波動?!?
雖然鋰、鎳和鈷等關鍵電池金屬的價格在近幾個月略有緩和,但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2023年電池組均價將保持在152美元/千瓦時(以2022年實際美元匯率計)的高位。
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電池價格將在2024年再次開始下跌,因為屆時隨著更多鋰礦的開采和精煉產能的投運,鋰價料將回落。根據(jù)最新的經驗曲線顯示的學習效率,本報告預計到2026年電池組均價會跌破100美元/千瓦時。這較之前的預期晚了兩年,這將對車企在沒有補貼或其他支持政策的地區(qū)生產和銷售普及型新能源汽車的能力造成負面影響。電池價格上漲也將影響儲能項目的經濟性。
彭博新能源財經儲能研究主管Yayoi Sekine表示:“盡管價格下跌趨勢受挫,但電池需求每年都在創(chuàng)造新高。2022年需求將達到603GWh,幾乎是2021年的兩倍。這樣的增速對供應鏈來說是很大的挑戰(zhàn),但行業(yè)投資仍在迅速增長,技術創(chuàng)新也沒有放緩?!?
彭博新能源財經金屬和礦業(yè)研究主管Kwasi Ampofo補充道:“由于供應鏈持續(xù)受限且新產能爬坡緩慢,鋰價仍處于高位。新增鋰資源供應可能會在2024年緩解價格壓力,而地緣政治和貿易緊張局勢仍是短期內其他關鍵電池金屬價格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緩解這些緊張局勢可能有助于穩(wěn)定2023年及以后的價格?!?
在研發(fā)、改進制造工藝和供應鏈上各環(huán)節(jié)產能擴張方面持續(xù)投資,將有助于在未來十年提升電池技術并降低成本。彭博新能源財經預計,下一代技術,如硅和鋰金屬負極、固態(tài)電解質、新型正極材料和電芯制造工藝,將在進一步降低價格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