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10月27日,國際能源署(IEA)發(fā)布《世界能源展望2022》報告指出,全球能源危機或將成為邁向更清潔、更安全的歷史性轉折點。目前全球能源危機正帶來前所未有的復雜性沖擊,天然氣、煤炭、石油和電力市場震蕩最為顯著。報告基于全球最新政策設置的既定政策情景顯示,到2030年新措施將有助于推動全球清潔能源每年投資超2萬億美元,比目前增長50%以上。隨著對核電和可再生能源的支持,煤炭使用量將在未來幾年內回落,天然氣需求將在2020年代末期達到平穩(wěn),石油需求將在2035年左右趨于平穩(wěn),到2050年略微下降。報告要點如下:
一、全球能源危機的起因和影響
1、能源進一步中斷和地緣政治分裂的風險依然較高
俄烏沖突引發(fā)的能源危機對全球家庭、企業(yè)和整個經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促使各國政府做出應急措施,以降低未來本國能源中斷風險和增強能源安全。高能源價格導致消費者需向生產商支付更多的財富,無法使用現(xiàn)代能源的人數(shù)十年來首次上升,全球大約7500萬人可能無法支付電費,1億人將會重新使用傳統(tǒng)生物質能進行烹飪。這場能源危機將如何演變,化石燃料價格將在高位停留多久,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能源進一步中斷和地緣政治分裂的風險依然較高。
圖1 俄烏沖突導致能源市場(尤其是天然氣市場)呈現(xiàn)異常動蕩
2、解決能源危機的長期策略是發(fā)展低排放能源
這場危機在短期內將提升對石油和煤炭的需求,但長期來看,解決危機的長期策略仍來自低排放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在某些情況下還包括核能,以及在效率和電氣化方面取得更快進展。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將增長約1%,幾乎全部可由可再生能源予以滿足。煤炭需求在未來幾年將達到頂峰,天然氣需求在十年末達到平穩(wěn),石油需求在2030年代中期達到高點,然后略微下降?;茉丛谌蚰茉唇Y構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80%降到2030年的75%,到本世紀中葉將下降至略高于60%。
3、發(fā)展彈性和多樣性的清潔能源供應鏈是未來趨勢
由于供應鏈的持續(xù)緊張以及關鍵礦物、水泥和鋼鐵等基礎建筑材料價格上漲,整個能源行業(yè)都感受到了成本壓力。但預計當前清潔能源技術成本的上漲只是暫時,并且會在制造業(yè)完成創(chuàng)新改造前有所回落。然而,當前的趨勢正在促使政府更加關注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彈性和多樣性。
二、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的最新路線圖
1、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仍具有可實現(xiàn)性
2021年全球碳排放量創(chuàng)紀錄增加了19億噸,達到366億噸。盡管這一現(xiàn)狀不盡如人意,但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仍具有可實現(xiàn)性。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從2021年到2030年低排放能源供應將增加約125艾焦耳,相當于過去15年世界能源供應的增量。在低排放能源種類中,現(xiàn)代生物質能和太陽能增加最多,到2030年將分別增加約35艾焦耳和28艾焦耳。但到2050年,低排放能源供應的最大增長將來自太陽能和風能,用于能源用途的化石燃料僅占能源供應總量的5%。
2、在凈零排放情景中,電力將成為全球能源系統(tǒng)轉型的關鍵
到2050年,電力將提供超過一半的終端能源消費量,總發(fā)電量將以每年3.3%的速度增長,漲幅高于同時期全球經濟增長速度。所有可再生能源的年新增裝機容量將翻兩番,從2021年的290吉瓦增加到2030年的1200吉瓦左右。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發(fā)電總量中的占比將超過60%;到2050年每年新增核電裝機容量將是目前平均水平的4倍。
3、在凈零排放情景中,節(jié)能措施將有助于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能源強度改善速度幾乎是過去十年的3倍,能源效率、材料利用率和行為改變所帶來的能源節(jié)約量約為110艾焦耳,相當于目前中國終端能源消費總量。到2050年,終端能源部門碳排放量都將減少90%以上。其中,氫和氫基燃料將用于重工業(yè)和長途運輸領域,到2050年其在終端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將達到10%左右。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生物質能的使用量將保持在100艾焦耳左右,到2050年其在終端能源消費總量中的份額將達到15%左右。2030年CO2捕集總量將達到12億噸,2050年將增至62億噸,其中60%以上來自工業(yè)和其他能源轉型部門。
圖2 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的關鍵里程碑
注:①到2025年,無新增化石燃料鍋爐銷售,近50%的電力來自低排放能源;②到2030年,電動汽車銷量占全球汽車銷量的60%,電解槽裝機容量達到720吉瓦,8%的水泥生產將配置碳捕集和封存技術;③到2035年,不再銷售新的內燃機小型汽車,全球CO2捕集量達到30億噸,發(fā)達經濟體電力部門實現(xiàn)凈零排放;④到2040年,將50%的現(xiàn)有建筑物改造成零排放水平,電力占工業(yè)相關能耗的40%;⑥到2045年,不再銷售新的內燃機重型卡車,熱泵滿足50%的供熱需求;⑦到2050年,電解槽裝機容量達到3670吉瓦,近90%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
4、在凈零排放情景中,清潔能源投資將明顯增加
2017-2021年間,清潔能源投資每年占全球GDP的2%左右。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這一比例將上升至近4%??稍偕茉窗l(fā)電領域的投資增幅最大,將從目前的3900億美元增加到2030年的13 000億美元。此外,清潔能源技術正在迅速推廣。已公布的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產能僅比凈零排放情景中電池需求低15%;已公布的太陽能光伏產能基本達到凈零排放情景中設置的部署水平。若部署的項目能如期完成,到2030年電解槽累計裝機容量將達到380吉瓦,高于凈零排放情景中2030年需求的一半。然而,在許多領域的進展還遠遠低于凈零排放情景中的設想。政策制定者應加快采取措施,將清潔能源供應鏈作為一個整體,確保供應鏈的多樣性和彈性,并促使供應鏈不同環(huán)節(jié)、不同部門的協(xié)調發(fā)展。
三、能源轉型中的能源安全
俄烏沖突后,化石燃料價格震蕩上漲,凸顯了當今能源系統(tǒng)固有的風險以及能源安全對經濟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能源轉型提供了建立一個更安全、更可持續(xù)的能源系統(tǒng)的機會,在減少燃料價格波動風險的同時降低能源費用。在能源轉型中需重點采取十大措施,以確?!爸衅谀茉崔D型”過程中的能源安全,即清潔能源和化石燃料共存系統(tǒng),并提供經濟可行的能源服務。
1、擴大清潔能源技術應用規(guī)模,減少化石燃料使用量
投資清潔能源是在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避免能源危機的關鍵。在2050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每在化石燃料上花費1美元,就有大約9美元用于清潔能源領域。在擴大清潔能源投資之前削減對化石燃料的投資將會推高能源價格,可能不利于能源轉型的安全過渡。高昂的化石燃料價格可能會使化石燃料進口國實現(xiàn)氣候目標的成本增加10%-25%。
2、優(yōu)先促進能源效率的提升
能源危機凸顯了能源效率和行為措施在緩解供需不匹配問題方面的關鍵作用。自2000年以來,節(jié)能措施明顯降低了單位能耗,但近年來節(jié)能改善的進度有所放緩。發(fā)布促進能效提升改造的政策至關重要,因為到2050年使用的建筑中,一半以上已經建成。
3、優(yōu)先推進貧困社區(qū)發(fā)展新能源經濟
由于新冠疫情和能源危機,全球約7500萬人失去支付延長電力服務的能力,1億人失去了清潔烹飪解決方案的能力。在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最貧窮的家庭能耗較最富有的家庭低9倍,但收入中用于能源花費占比卻比最富有家庭高得多。扭轉這些日益惡化的能源貧困趨勢對于安全、以人為本的能源轉型至關重要。
4、推進全球合作,降低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投資成本
2021年,主要新興經濟體的太陽能光伏發(fā)電廠的投資成本比發(fā)達經濟體和中國要高2-3倍。解決相關風險并將新興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的投資成本降低200%,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的累計融資成本將減少15萬億美元。
5、推進基礎設施報廢與再利用
即使在快速的能源轉型中,現(xiàn)有化石燃料基礎設施某些部分在一段時間內仍將正常運轉。其中包括用于電力保障的燃氣電廠(在歐盟,到2030年天然氣的峰值需求仍將持續(xù)上升)或煉油廠(為剩余的內燃機車隊提供燃料)。這類基礎設施在計劃外或過早退役可能會對能源安全產生負面影響。
6、發(fā)展多元化能源種類對于降低能源風險至關重要
一些國家將其從石油和天然氣獲得的巨額資金投資于可再生能源和低排放的氫能。氫能潛在出口收入雖無法替代石油和天然氣,但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可以通過吸引能源密集型行業(yè)的投資來提供持久的外匯優(yōu)勢。
7、推進投資靈活性是保障電力供應的核心
可靠的電力是能源成功轉型的核心因素,這是因為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份額將從目前的20%上升到2050年凈零排放情景中的50%。電力供需的不斷變化意味著到本世紀中葉,在凈零排放情景下對電力靈活性的要求會翻兩番。電池儲能和需求側響應變得越來越重要,在2050年,在承諾目標情景下電池儲能和需求側響應將分別滿足四分之一的靈活性需求。
8、確保清潔能源供應鏈的多樣化和彈性
在承諾目標情景和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50年清潔能源技術的礦產資源需求將翻4倍,貿易額將達到4000億美元。高昂且波動的關鍵礦物價格和高度集中的供應鏈將會延遲能源轉型或使轉型成本更高。要將這種風險降至最低,需要采取行動擴大供應規(guī)模,并使供應多樣化,同時采取回收再利用等其他措施來緩和礦物需求的快速增長。
9、促進能源基礎設施的氣候適應性
全球極端氣候事件的頻率和強度不斷增加,對保障能源供應造成重大風險。IEA分析表明,截至2050年洪水對基礎設施的潛在影響將達到資產總價值的1.2%。政府需要及時預測風險并確保能源系統(tǒng)有能力應對不利的氣候災害并從氣候災害中恢復過來。
10、政府應積極指明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方向
政府需要解決市場能源體系失衡問題,帶頭確保能源安全轉型。如果僅在自上而下的基礎上進行管理,轉型可能不太有效。政府需要利用巨大的市場資源,激勵私營部門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實現(xiàn)能源成功轉型大約70%的投資需要來自私人資本。
四、能源需求展望
1、當前全球經濟危機、能源價格高昂、能源安全問題等導致本展望中對能源需求增長的預測低于去年報告預測
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長將放緩至0.4%,低于2010年至2019年的2.3%。由于天然氣價格上漲,一些地區(qū)的電力和工業(yè)部門對煤炭需求暫時激增。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太陽能光伏和風電,到2030年將占全球發(fā)電總量的43%,高于目前的28%。石油需求將以每年0.8%的速度持續(xù)增長到2030年,達到峰值1.03億桶/天。但由于電動汽車和能效的提高,石油需求將在之后停止增長。
圖3 在全球大多數(shù)地區(qū)可再生能源需求預測漲幅最大(左軸單位:艾焦耳;右軸單位:十億噸CO2)
注:STEPS:既定政策情景;APS:承諾目標情景
2、在承諾目標情景下,若各國履行國家凈零排放承諾,到2030年化石燃料使用量將比既定政策情景進一步下降
與既定政策情景相比,在承諾目標情景下所有行業(yè)都加快了電氣化轉型和提升能源效率的步伐。其中,交通運輸領域中的電動汽車和建筑領域中的供暖最為顯著。與此同時,可再生能源在電力部門占比不斷擴大,到2030年將占發(fā)電總量的近50%。這些變化最終將導致終端用戶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在高效和低排放設備上花費更多的是前期費用,但由于規(guī)模經濟,承諾目標情景中這些設備的成本下降速度將比既定政策情景中更快。
3、在既定政策情景中,與能源相關的碳排放在未來兩年將繼續(xù)增加,到2020年代中期開始下降
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將降至362億噸,略低于當前水平。在承諾目標情景中,隨著各國政府積極采取行動,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將下降至315億噸。私營部門在承諾目標情景中發(fā)揮重要作用,全球近800家公司承諾實現(xiàn)凈零排放,包括鋼鐵、水泥、航空、海運等多個行業(yè)。然而,即使是承諾目標情景中采取積極行動也遠低于到2050年實現(xiàn)凈零排放目標。
4、在發(fā)展中國家,高價格和通貨膨脹將阻礙能源現(xiàn)代化轉型
2022年無法支付電力開銷的人數(shù)可能會增加,這種現(xiàn)象近幾十年來首次出現(xiàn)。與此同時,液化石油氣價格的飆升可能會促使多達1億使用現(xiàn)代烹飪技術的用戶轉向傳統(tǒng)燃料。這些不利因素意味著,今年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0年無法獲得電力服務的人數(shù)預計將高于去年預測結果。到2030年全面實現(xiàn)能源現(xiàn)代化將需要采取更加雄心勃勃的行動,進行更高水平的投資。
5、提高能源效率將有助于緩解建筑供冷用電需求
當今約有50億人生活在對建筑物供冷有強烈需求的地區(qū),然而,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擁有空調,且這些家庭大部分分布在發(fā)達經濟體。到2050年,隨著氣候變化和人口增長,對建筑物供冷有需求的人數(shù)將增至70億。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50年建筑物供冷的電力需求接近5200太瓦時,其中90%增長將來自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由于空調能效的提高,以及在建筑物中使用被動冷卻措施,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對建筑物供冷的電力需求將較既定政策情景減少50%以上。
6、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將促使石油需求提前達到峰值
由于電動汽車的快速普及,石油需求峰值將從既定政策情景中的2030年代中期提前到承諾目標情景中的2020年代中期。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全球汽車銷量的35%以上,而在中國、歐盟和美國的銷量占比將超過50%。因此,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規(guī)模將是2021年的6倍。
五、電力展望
1、在所有情景中,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份額將越來越大
到203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全球電力需求將增至5900太瓦時,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超過7000太瓦時,相當于美國和歐盟當前整體需求水平。在發(fā)達經濟體,到2030年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將從2021年的8%左右上升至既定政策情景中的32%和承諾目標情景中的近50%,交通運輸成為電力需求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在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人口增長和建筑物供冷需求的增加將導致電力需求增加。在中國,到2030年空調保有量將比當前的既定政策情景和承諾目標情景增加約40%。在所有經濟體中,電力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將越來越大。到205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全球電力需求較目前將增加75%以上,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增加120%,而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增加超過150%。
圖4 到203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和承諾目標情景中以可再生能源為首的低排放電力占比有望超過化石燃料發(fā)電(單位:太瓦時)
2、目前多國能源行業(yè)煤炭使用量出現(xiàn)上升趨勢是暫時的
由于需求旺盛、天然氣價格高和能源安全問題,許多國家的能源行業(yè)煤炭使用量出現(xiàn)上升,但預計這只是暫時現(xiàn)象。即使在既定政策情景中,煤炭在發(fā)電量中的占比也將從2021年的36%下降到2030年的26%和2050年的12%,與之相反太陽能光伏和風電為主導的可再生能源所占份額將不斷增長。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可再生能源在發(fā)電總量中的占比將從2021年的28%上升到2030年的約50%和2050年的80%。到2050年,未減排煤炭占比將降至僅3%。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將從2021年的151吉瓦增長到2030年的370吉瓦,到2050年將增長到近600吉瓦,而風電裝機容量到2030年將翻一番,達到210吉瓦,到2050年將增長至275吉瓦。近期全球局勢正在改變人們對天然氣的看法,同時也突顯核能在減少排放和加強電力保障方面的應用潛力。
3、2021年全球電力系統(tǒng)的可負擔性和安全性遭遇諸多挑戰(zhàn)
預計市場狀況和能源危機將造成2022年全球平均電力供應成本提高近30%。2022年上半年批發(fā)電價比上一年同期翻了三倍,歐盟正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這主要是由于天然氣價格創(chuàng)歷史新高導致,與此同時煤炭、石油價格上漲,而核電和水電的可用性下降加劇了這一情況。與氣候相關的風險,包括熱浪、干旱、極端寒冷和極端天氣事件,已經使全球電網供應緊張并導致多次大規(guī)模停電。不斷優(yōu)化的電力結構將會部分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但也會加劇其他方面。
4、發(fā)電產生的碳排放量在不久將達到峰值
2021年,能源行業(yè)碳排放量達到130億噸,占全球能源相關CO2排放總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在所有的情景中,能源行業(yè)的CO2排放在不久將達到峰值。到205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中電力生產的碳排放量將急劇減少40%;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減少80%以上;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40年電力相關凈排放將達到零。在發(fā)達經濟體,能源行業(yè)的排放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下降,由于新冠疫情,能源行業(yè)碳排放量在2021年出現(xiàn)暫時上升。在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電力相關碳排放很快就達到峰值,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50年每年碳排放量將下降1%以上,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下降6%。能源行業(yè)不斷增加的投資金額將加速電力相關碳減排速度,在既定政策情景中,2022-2050年能源行業(yè)投資金額將從2017-2021年的年均8600億美元增加到約1.2萬億美元,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增至1.6萬億美元,而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增至2.1萬億美元。
5、電力系統(tǒng)靈活性是電力保障的基石
到2030年,隨著電力系統(tǒng)需求模式的不斷變化和太陽能光伏、風電應用的不斷增長,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對電力系統(tǒng)靈活性需求將翻一番,而到2050年將增加近4倍。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對電力系統(tǒng)靈活性需求也迅速增加,到2050年將增加2倍多。如今,電力系統(tǒng)的靈活性主要由未進行減排措施的煤炭、天然氣和水電提供,但在未來,電力系統(tǒng)將越來越依賴儲能電池、需求響應、生物能源和其他波動性可再生能源、集成碳捕集功能的化石燃料、氫和氨。
6、電網現(xiàn)代化將有效支撐能源成功轉型
到2030年,既定政策情景中電網現(xiàn)代化建設的年均投資將從近幾年的約3000億美元增加到5500億美元,到2050年平均每年達到5800億美元。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電網現(xiàn)代化建設投資將進一步上升至6300億美元,到2050年將達到8300億美元。然而,復雜的項目可能需要十年或更長時間才能交付,大多數(shù)情況下這是開發(fā)太陽能光伏、風電或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所需時間的兩倍。因此,政府長期規(guī)劃至關重要,必須考慮到需求增長、波動性可再生能源份額的增加以及數(shù)字化技術等諸多因素。
7、關鍵礦產資源是能源和電力保障領域的關鍵組成部分
由于可再生能源、電池儲能和電網部署的增加,在既定政策情景中,與能源行業(yè)相關的關鍵礦產資源需求將從2021年的每年700萬噸上升到2030年的1100萬噸和2050年的1300萬噸。在承諾目標情景和凈零排放情景中關鍵礦產資源的需求增長更快,到2050年將達到每年2000萬噸。用于電網中的金屬銅、太陽能光伏中的硅、風力渦輪機中的稀土元素和電池中的鋰,這些都將是關鍵礦產資源。未來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發(fā),以降低礦產資源強度,并在關鍵應用中實現(xiàn)資源替代,同時進行電動汽車電池的回收利用和終端應用中提高能源效率等措施。
六、液體燃料展望
1、當前全球石油市場正在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經濟衰退嚴重影響近期石油市場需求,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備用容量的不斷減少給全球市場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雖然當前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陡增,但考慮到未來幾十年石油消費結構性轉變的可能性,投資者對如何最好地進行投資依舊猶豫不決。在既定政策情景中,盡管油價居高不下,全球石油需求仍將在2023年前反彈并超過2019年水平;需求在2030年代中期將達到峰值,為1.03億桶/天。在承諾目標情景中,更強有力的政策行動將會使石油需求達峰時間提前至2020年代中期。在2050年凈零排放情景中,更快的全球減排行動意味著石油需求永遠不會回到2019年的水平,到2030年將降至7500萬桶/天。
圖5 三種情景下到2035年全球石油需求變化趨勢(單位:百萬桶/天)
注:STEPS:既定政策情景;APS:承諾目標情景;NZE:凈零排放情景
2、長期來看交通運輸部門石油需求量將減少
2021年全球汽車銷售中,電動汽車占比約為10%。到203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中這一比例將上升至25%,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上升至60%。電動卡車和燃料電池重型卡車在既定政策情景中難以獲得市場份額,但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它們將占2030年卡車總銷量的35%。航空和海運在2021年石油消耗量為1000萬桶/天,比新冠疫情之前減少了20%。在既定政策情景中,經濟增長推動了全球貿易和國際旅行,2021至2030年間石油需求將增長400萬桶/天。在承諾目標情景中,為實現(xiàn)政府和行業(yè)組織的氣候目標,增加替代燃料的使用,到2030年石油需求將增加300萬桶/天。在凈零排放情景中,低排放液體燃料的選擇,將使到2030年石油需求幾乎不增加。
3、在所有情景下化工行業(yè)石油需求將持續(xù)增加
化工行業(yè)是2020年唯一石油消費量增加的行業(yè),在每種情景下其在石油消費量中的占比都將上升。目前,作為石化原料的石油中約有70%用于生產塑料。一些國家目前已宣布禁止或減少一次性塑料生產、提高回收率和推廣替代原料的政策。到2050年,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全球塑料平均回收率將從目前的17%增加至27%,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增加到50%,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增加至54%。
圖6 石油需求的峰值取決于交通運輸部門需求的變化,而化工行業(yè)對石油的依賴更難轉變(單位:百萬桶/天)
4、加大石油生產上游投資,確保石油供需保持平衡
在既定政策情景中,現(xiàn)有石油生產來源的需求上升和產量下降意味著需要增加新的常規(guī)上游項目來確保供需保持平衡。到2030年,每年石油生產上游投資的平均支出約為4700億美元,較目前支出高50%。在承諾目標情景中,盡管石油需求較低,但仍然需要新的常規(guī)項目,到2030年平均每年將投資3800億美元。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化石能源需求的下降可以在不需要開發(fā)新石油項目的情況下得到滿足,但需要繼續(xù)投資現(xiàn)有資產,而這需要在2030年前進行每年平均3000億美元的上游投資。
5、2021年全球煉油產能30多年來首次下降
隨著2022年需求反彈以及俄羅斯和中國的石油產品出口下降,煉油利潤率飆升至歷史新高。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對柴油和煤油需求的上升意味著市場可能會在數(shù)年內保持非常緊張的供需局勢。在承諾目標情景中,抑制液體燃料需求的強有力政策措施將顯著緩解這種能源緊張局面。承諾目標情景和凈零排放情景要求煉油廠調整目前的結構配置和商業(yè)模式,加大在減少排放、氫和生物燃料方面的投資。
6、未來液體生物燃料需求將不斷增加
食品供應鏈的中斷和高昂的肥料價格意味著液體生物燃料的成本飆升。與此同時,對可持續(xù)性的日益關注,促使人們越來越關注先進的液體生物燃料,這種生物燃料不直接與糧食和飼料作物競爭,并避免對可持續(xù)性的不利影響。在既定政策情景中,液體生物燃料將從2021年的220萬桶石油當量/天增長到2030年的340萬桶石油當量/天,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將增加至550萬桶石油當量/天,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增加至 570萬桶石油當量/天。
七、氣體燃料展望
1、全球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的時代即將結束
當前全球能源危機的深度和廣度引發(fā)天然氣未來成本和可用性的擔憂,嚴重削弱了將其作為過渡燃料的堅定想法。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天然氣需求在2021年至2030年期間增長不到5%,而在過去十年這一增長速率為20%。從2030年到2050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保持在約4.4萬億立方米的水平,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經濟體需求的增長被發(fā)達經濟體需求減弱所抵消。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全球天然氣需求將很快達到峰值,2030年需求將較2021年水平低10%。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需求將較2021年水平下降20%,到2050年需求下降75%。
圖7 當今天然氣市場的動蕩重塑了全球天然氣貿易市場,亞洲發(fā)展中經濟體是2050年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單位:十億立方米)
2、能源危機將促使歐盟天然氣需求持續(xù)降低
當前,俄羅斯向歐盟輸送的管道天然氣出口量較去年減少了一半以上,預計2022年總出口量為600億立方米。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將再減少450億立方米,而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則降至零。額外的液化天然氣進口和非俄羅斯管道天然氣這兩個方案將發(fā)揮重要作用。在承諾目標情景中,風電和太陽能產能的漲幅會更加明顯,并會更多地推動建筑物的改造和熱泵的安裝,這些措施將有助于歐盟天然氣需求在2021年至2030年之間下降40%,即1800億立方米。
3、全球天然氣價格將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下降
歐洲由于減少了對俄羅斯天然氣進口,以及缺乏新的天然氣進口項目,意味著在未來幾年,在既定政策情景和承諾目標情景中,歐洲天然氣進口價格仍然較高。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全球所有地區(qū)的天然氣需求都將迅速減少,全球天然氣供應壓力緩解,天然氣進口價格會迅速下跌。隨著天然氣需求的平緩和目前正在建設的新供應項目的投產,在既定政策情景和承諾目標情景中,天然氣價格將在2020年代中期開始逐漸下降。美國國內天然氣需求的下降為增加液化天然氣出口創(chuàng)造了機會,在既定政策情景和承諾目標情景中,美國將很快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上最大天然氣出口國。在既定政策情景中,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增長將明顯放緩,2021年至2030年期間需求減幅速度為每年2%,而過去十年間,天然氣需求的年均增長率為12%。中國未來15年已簽訂大量液化天然氣合同,加上現(xiàn)有管道和新的國內項目的預期供應,這些產能都超過了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5年中國對天然氣的需求量。
4、高昂的天然氣價格削弱了煤改氣大規(guī)模應用前景
在亞洲的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價格與石油掛鉤的長期天然氣進口合同為消費者提供了部分保護,使其免受高漲和波動的天然氣價格影響,在某些情況下,這還會得到國內補貼的支持。不斷增長的人口和強勁的經濟發(fā)展為這些地區(qū)天然氣需求增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到2030年,在承諾目標情景中亞洲這些新興市場天然氣需求將增長20%,至120億立方米,其中約70%的增長來自進口液化天然氣。亞洲部分地區(qū)不斷增長的天然氣需求以及歐盟進口非俄羅斯天然氣的措施支撐了2020年代中期之前所有情景中的液化天然氣需求的增長,但此后將出現(xiàn)巨大變化。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50年除了已經在建的項目外,每年還需額外增加2400億立方米的出口能力。而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僅需要當前正在建設的項目。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全球天然氣需求的急劇下降意味著當前在建項目在許多情況下將不再需要。這促使大型資本密集型液化天然氣項目的投資者面臨一個關鍵困境:即在短期內天然氣強勁的需求增長與長期天然氣需求可能降低不確定性之間的不平衡問題。
5、俄羅斯將面臨尋找新的天然氣出口市場的艱難選擇
制裁削弱了俄羅斯新建大型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前景,而與天然氣出口替代市場的距離很遠,使得新建管道連接變得困難。在承諾目標情景中,俄羅斯在國際天然氣交易中的份額將從2021年的30%下降到2030年的15%以下,其天然氣出口凈收入將從2021年的750億美元下降到2030年的250億美元。
6、低排放氣體的應用前景光明
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低排放氫生產將從目前的低水平上升至年產超過3000萬噸,相當于超過10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在承諾目標情景中,生物甲烷產量也將增加。各國政府在低排放氣體的增長方面應發(fā)揮關鍵的協(xié)調作用,特別是在制定標準和確??煽康拈L期需求方面。
八、固體燃料展望
1、當前煤炭需求增長強勢,但長期趨勢仍取決于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
隨著全球從疫情中復蘇,全球煤炭需求在2021年強勁反彈,達到56.4億噸,燃煤發(fā)電量在2021年達到歷史最高水平。中國和印度都加大了對國內煤炭生產的投資,但全球產量難以跟上需求增長的步伐,導致煤炭價格飆升。世界第三大煤炭出口國俄羅斯因俄烏沖突使得煤炭市場變得復雜,并給煤炭價格帶來了額外的壓力。煤炭的應用前景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在既定政策情景中,煤炭需求將逐漸下降。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煤炭需求較目前水平將下降約20%,到2050年將下降70%;中國和印度的煤炭需求分別在21世紀20年代初和21世紀20年代末達到峰值。在2050年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需求較目前將下降45%,到2050年將下降90%。
2、未來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將得到廣泛應用
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對煤炭的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的應用非常有限。在承諾目標情景和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50年消耗的約5億噸標煤將配備碳捕集、利用與封存設施,相當于2050年承諾目標情景中約30%的煤炭需求和凈零排放情景中80%以上的煤炭需求。在凈零排放情景中,2021年至2050年間未實施減排措施的煤炭用量將減少99%。
3、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50年煤炭消費量將大幅減少
在歐盟禁止從俄羅斯進口煤炭之后,歐洲煤炭消費的短暫增長來自包括非洲和哥倫比亞在內的多個地區(qū)。2021年亞洲占全球煤炭進口量的四分之三以上,而且這一份額還將上升。盡管印度努力增加國內產量,但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印度將在2020年代中期成為全球最大的煤炭進口國,而迄今為止,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煤炭生產國和消費國。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50年中國煤炭消費量將下降60%,而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將下降90%。
4、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傳統(tǒng)生物質利用將被完全淘汰
2021年,傳統(tǒng)烹飪和取暖消耗了近25艾焦耳的生物質(相當于8.3億噸標煤),這主要發(fā)生在非洲和亞洲的發(fā)展中經濟體。在既定政策情景中,到2030年這一消耗將下降20%,但仍會有大約20億人無法獲得清潔烹飪燃料。在承諾目標情景中,到2030年傳統(tǒng)生物質利用量將下降60%以上。在凈零排放情景中,到2030年將實現(xiàn)清潔烹飪的普及,傳統(tǒng)生物質利用將被完全淘汰。2021年消耗了大約35艾焦耳的現(xiàn)代固體生物質能,主要用于加熱、發(fā)電以及轉化為液態(tài)和氣態(tài)生物燃料。到2030年,在三種情景下現(xiàn)代固體生物質能的使用量都會增加:既定政策情景下將增加30%,承諾目標情景下增加50%,凈零排放情景下將增加60%以上。
(湯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