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9月28日,山東泰安2×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創(chuàng)新示范工程舉行開工儀式。據悉,該項目一期工程建設一臺350兆瓦機組,采用全球首創(chuàng)低熔點熔融鹽高溫絕熱壓縮技術。
儲能是解決可再生能源大規(guī)模利用、提升電力系統(tǒng)安全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技術。壓縮空氣儲能被視為最具發(fā)展?jié)摿Φ拇笠?guī)模儲能技術之一,具有規(guī)模大、壽命長、成本低、無污染等諸多優(yōu)點,對改善電源結構、提高電網質量、滿足調峰需求、促進新能源消納等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據省能源局能源節(jié)約和科技裝備處負責人介紹,壓縮空氣儲能技術,是以壓縮空氣為儲能介質進行能量存儲轉化,可實現大容量儲能的新型儲能技術。技術運行原理為電網負荷低谷時,通過壓縮機壓縮空氣,將電能轉化為壓縮勢能,把壓縮空氣輸送至巖石洞穴、廢棄鹽洞、廢棄礦井及其他壓力容器存儲;電網高負荷時釋放存儲高壓氣體,經過燃燒室或換熱器加熱,升高一定溫度送至渦輪膨脹機,使壓縮空氣所攜帶的壓力勢能和熱能轉變?yōu)榕蛎洐C的旋轉機械能輸出,驅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據了解,泰安2×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創(chuàng)新示范工程,由中國能建數科集團聯合中國能建華東建投、泰安市泰山新能源發(fā)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投資建設,一期工程計劃投資22.3億元,采用325攝氏度低溫熔融鹽儲熱高溫絕熱壓縮系統(tǒng)方案,建設一臺由壓縮空氣系統(tǒng)、儲氣系統(tǒng)、儲換熱系統(tǒng)、膨脹做功系統(tǒng)等組成的350兆瓦/140萬千瓦時機組,設計儲能/充電時間8小時,釋能/放電時間4小時,系統(tǒng)綜合轉換效率達70%以上。建成投產,年發(fā)電量4.62億千瓦時,實現稅收約3200萬元。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綜合能效上,示范工程充分利用泰安地區(qū)中深井鹽穴,高效儲存壓縮空氣;采用低溫余熱技術構建冷熱電三聯供系統(tǒng),打造“電、熱、冷、氣”多元供應能源站,大幅提升儲能系統(tǒng)效率。在設備技術上,聯合多家知名制造廠家,采用離心壓縮機方案、軸流壓縮機方案、冷熱雙介質大容積帶壓儲罐、間接空氣冷卻等創(chuàng)新型、實用型、經濟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共同開發(fā)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設備,技術創(chuàng)新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功能定位上,設置“一鍵啟停”功能,提高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快速調峰響應能力;依托三維可視化平臺,融合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型技術,全力打造新型物理儲能“智慧樣板”;放大“壓縮空氣儲能+”,利用泰安鹽穴資源,建設壓縮空氣儲能電站集群,打造泰安千萬千瓦級儲能基地。
下一步,泰安2×300兆瓦級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將擔當示范重任,在商業(yè)化、規(guī)?;?、產業(yè)化發(fā)展上形成可復制、可參考、可借鑒的“泰安方案”,引領帶動新型儲能技術高質量發(fā)展,促進鹽穴資源再次利用,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更大貢獻。(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左豐岐 通訊員 段文奇 李祥雷 趙雪明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