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日前,審計署2013年對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以下簡稱兵裝集團)2012年度財務收支進行審計的結果,曝光了*ST天威(600550.SH)第一大股東天威集團有限公司(天威集團)當初在新能源的巨額投資幾乎全部為貴。
該審計結果表明,兵裝集團旗下天威集團新能源等投資存在決策不規(guī)范、效益不佳甚至嚴重虧損等問題。其中,2008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21個新能源固定資產投資項目中,有20個未經董事會審議等法定程序,涉及投資額152.75億元;2010年至2012年,天威集團未經發(fā)展改革委批準擅自上調投資計劃,實施的境外新能源投資項目因設計缺陷等原因被迫停工、破產清算。
截至2012年底,天威集團有3個投資項目超計劃投資2.85億元,未按規(guī)定報經主管部門審批;11個項目未經兵裝集團審批即開工建設,涉及投資額24.85億元。
此外,天威集團新能源投資造成負債規(guī)模和經營風險快速增長,至2013年5月外部融資規(guī)模達234.42億元,2011年和2012年虧損分別高達11.90億元和33.28億元。
6月20日,*ST天威亦發(fā)布公告承認, 2013年,國家審計署對公司實際控制人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2012年度財務收支情況進行了審計,延伸到公司,并對相關事宜進行了追溯。
審計結果指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天威合變2009年至2012年存在對外拆借資金的行為,累計借款5.06億元(截至2013年6月,尚有9006.72萬元未收回)。
不過,真正讓*ST天威陷入虧損的卻是公司跟風大股東在新能源領域里的巨額投資。對此,一位機構人士直言,公司的經歷正好應驗了一句話,“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在其看來,*ST天威在四川的多個多晶硅投資項目無疑是失敗的。公司的進入時機選擇錯誤,大規(guī)模發(fā)展多晶硅的戰(zhàn)略存在重大偏差。作為國企,其批量倉促上馬的項目不僅暴露出公司決策的失誤,也暴露了公司管理層的道德風險。
投資新能源致巨虧
“資本性支出是企業(yè)利潤最大的‘殺手’。特別是,當一個企業(yè)的主業(yè)步入收獲期時,最怕的就是管理層的多元化亂投資。”上述機構人士表示,“*ST天威這只2007年大牛市時的龍頭股,如今成為滬深兩市的虧損王,股價更是跌得連零頭都沒有了。按說公司原來的變壓器主業(yè)競爭力和盈利性都很好,公司卻在大股東的指揮棒下亂投資,偏離主業(yè)砸重金投資光伏,以致于差點死掉?!?
據天威保變發(fā)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43.59億元,較上年增長27.3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52.33億元。此前,*ST天威2012年全年也已報虧15.2億元。
而讓公司陷入虧損“夢魘”的正是公司在新能源領域的多筆投資。在光伏行業(yè)鼎盛時期的2007年,全國各地的多晶硅項目遍地開花。彼時,除了公司已經參股的新光硅業(yè)以外,天威保變還在四川省一口氣控股和參股了兩家新設立的多晶硅公司——天威硅業(yè)和樂電天威。
天威硅業(yè)成立于2007年9月,注冊資本9.45億元,其中*ST天威持股51%,四川省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占股35%,岷江水電(600131,股吧)(600131.SH)占比14%。2007 年12月,*ST天威和樂山電力(600644,股吧)(600644.SH)又共同出資 5 億元組建樂電天威硅業(yè),其中*ST天威持有49%股權,樂山電力持有股權為51%。
不過,由于多晶硅價格隨后大幅下降,新光硅業(yè)、樂電天威硅業(yè)以及天威硅業(yè)自2011年下半年起均處于停產技改狀態(tài),并且虧損嚴重。其中,樂電天威硅業(yè)2013年凈虧損已達到7.39億元;天威硅業(yè)的凈虧損也達到11.68億元。由于天威硅業(yè)的嚴重虧損已經令*ST天威無法承擔。今年1月2日,*ST天威最終以債權人的身份申請其破產。
而天威集團目前也是自身難保。6月13日,公司發(fā)布公告稱,天威集團所持公司35228.0640萬股、占比25.66%的股份已被悉數輪候凍結。2014年5月,北京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判決兵器集團財務公司有權以天威集團質押的公司35200萬股股權折價或者拍賣、變賣股權所得價款在判決確定的債權范圍內優(yōu)先受償。
定增成“救命稻草”
如今,對*ST天威而言,在公司深陷財務困境的情況下,公司唯有寄托對兵裝集團的非公開發(fā)行能夠得以順利實施。
截至2014年6月4日,*ST天威累計對外擔保余額人民幣6.8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1084.17%;其中對控股子公司擔保3.57億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的563.29%;逾期擔保累計2421.58萬元。
2013年12月6日,公司發(fā)布非公開發(fā)行預案稱,公司擬以4.95元人民幣/股的價格向兵裝集團定向發(fā)行16161.6162萬股,募集資金8億元。此次非公開發(fā)行股票募集資金扣除發(fā)行費用后將全部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公司的申請已于2014年1月24日由中國證監(jiān)會受理,但迄今仍未有結果。“截至目前,公司非公開發(fā)行已分別進行了書面反饋意見的回復及口頭反饋意見的回復。但是,上發(fā)審會的日期尚未確定?!惫靖笨偨浝怼⒍聲貢鴱埨^承張繼承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