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在2021年創(chuàng)新高,2022年將繼續(xù)保持此趨勢。雖然項目開發(fā)商面臨供應鏈挑戰(zhàn)和系統成本上漲的壓力,但光伏產能擴張計劃即將在一定程度緩解壓力。
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將密切關注各國不斷變化的政策,例如,美國對東南亞四國光伏產品啟動反規(guī)避調查和印度對“印度制造”的激勵加大。
伍德麥肯茲最新研究報告Solar Executive Briefing(《光伏產業(yè)季度性概覽》)解讀了光伏技術、成本和定價、市場發(fā)展和政策動態(tài)等多個方面的全球主要趨勢。下文摘錄了部分精選要點。
預計2022年到2031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的年均增長率將達到8%
今年對光伏產業(yè)來說,又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預計今年光伏年裝機容量將增長25%,累計裝機容量將突破1,000GWdc大關,亞洲將領跑。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75GWdc,亞太地區(qū)總裝機容量在2022年將達到110GWdc。
在全球各國,項目招標仍是推動裝機容量增加的關鍵。然而,雖然去年各國(特別是拉丁美洲各國)的招標意向增加,但只有已完成招標的主要國家才正式對光伏項目新建計劃作出了正式承諾,比如,波蘭和英國的新招標框架將加速歐洲的“電網級”光伏項目的建設。
制造業(yè)經過優(yōu)化部署后,將在2022年緩解光伏產業(yè)的供應緊張問題
俄烏局勢將對光伏供應鏈產生影響,主要反映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層面上。但行業(yè)面臨供應鏈壓力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比如,由于部件價格上漲和軟成本上漲,美國光伏系統各方面的成本都在上漲。預計2022年,100MWdc“電網級”光伏項目的資本支出將增加6%。
光伏組件技術的改進和大尺寸組件的采用可以在一定程度緩解成本上漲問題。供應鏈各環(huán)節(jié)的大規(guī)模產能擴張計劃將進一步減輕成本上漲壓力。近20萬噸多晶硅產能、1GW晶圓產能、1GW光伏電池產能和0.5GW光伏組件產能計劃于2022年底上線。
產能擴張計劃將以中國為主。但是,地緣政治格局復雜,有必要增加光伏組件的供應多元化,所以,其他地區(qū)的光伏制造產能也將繼續(xù)增長。
2022年第1季度的政策決策將影響全球光伏供應鏈
第1季度美印兩國的兩大政策動向將對光伏產業(yè)產生重大影響:
1. 美國啟動反規(guī)避調查
Auxin Solar公司二月份在美國提交了一份反規(guī)避調查申請,請求調查從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和柬埔寨四國進口的光伏面板。該公司稱,中國生產商目前在中國境內生產的大部分光伏部件都是在東南亞完成組裝,目的是通過這種方式規(guī)避美國的反傾銷和反補貼稅(AD/CVD)。
美國政府三月已同意開展調查——有可能要對從這四國進口的光伏組件征收反傾銷和反補貼稅,不過具體要看調查結果。
此調查決定立即產生了影響。“電網級”光伏項目所需的大量光伏組件進口遭到推遲,光伏組件制造商正在將身為“注冊進口商”的責任(以及風險)推給買家。為了推進光伏項目的部署并確保有利可圖,項目開發(fā)商可能會大力尋求與能夠操縱供應鏈規(guī)避新關稅的制造商合作。
2. 印度對“印度制造”的激勵加大
針對旨在促進印度國內制造業(yè)的“生產掛鉤激勵計劃”(PLI),印度政府二月份增加了投資預算。從四月開始,印度將對進口的所有光伏產品征收基本關稅,對電池和光伏組件征收的稅率分別為25%和40%。
印度增加對PLI計劃的投資預算是為了扶持40GW的新增制造產能,進一步鼓勵發(fā)展國內的多晶硅、晶圓和電池等上游制造。
這些政策決定很重要,將改變美國和印度的定價和供應側發(fā)展動向,并影響全球供應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