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wǎng)訊:一句“南孚聚能環(huán),一節(jié)更比六節(jié)強”,伴隨無數(shù)80后、90后度過了童年。聚能環(huán)電池憑借其出色的耐用性,成為了“富家子弟”遙控車的供電首選。電池負極那個神秘的紅色“聚能環(huán)”,曾被兒時的我無數(shù)次摳下,盡管堅信它是塑料材質,但其背后的技術卻讓我“不明覺厲”至今。
為了引出下文,對于上述案例,我要強行總結出一個結論:一款產(chǎn)品(特別是一款電池)的命名能影響其命運。
2020年3月,比亞迪發(fā)布了“刀片電池”,通過結構創(chuàng)新,讓磷酸鐵鋰電池擁有了更高的體積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毫無疑問,比亞迪2021年銷量突飛猛進,刀片電池功不可沒。與聚能環(huán)的道理一樣,雖然消費者看重的是刀片電池的性能,但獨特的命名才是它迅速走紅的關鍵。
有了刀片電池的前車之鑒,近一年來許多品牌的電池技術都獲得了“放飛自我”的命名,而且這些命名還都非常形象,接下來我們就迅速回顧一下。
1.彈匣
首款搭載車型:廣汽埃安AION Y
“彈匣電池”由廣汽埃安研發(fā),全名為彈匣電池系統(tǒng)安全技術。與刀片電池一樣,它的命名源自于獨特的結構——超強隔熱電池安全艙。安全艙形似彈匣,用網(wǎng)狀納米孔隔熱材料把電芯進行分隔,使得相鄰電芯間不會發(fā)生熱失控。
除了安全艙以外,彈匣電池還具備多項安全技術,分別是超高耐熱穩(wěn)定電芯、極速降溫三維速冷系統(tǒng)和全時管控第五代電池管理系統(tǒng)。在整包針刺試驗中,彈匣電池僅出現(xiàn)了冒煙現(xiàn)象,未發(fā)生熱蔓延、起火、爆炸等現(xiàn)象,安全性得以驗證。
2.大禹
首款搭載車型:沙龍機甲龍
刀片、彈匣尚可從造型方面理解,而長城汽車發(fā)布的“大禹電池”則全憑意會。大禹電池技術采用“變堵為疏”的設計理念,將氣火流按照設計通道安全疏導出電池包外,同樣能夠解決熱失控起火和爆炸問題。
在核心技術方面,大禹電池有8項核心設計理念,分別為熱源隔斷、雙向換流、熱流分配、定向排爆、高溫絕緣、自動滅火、正壓阻氧和智能冷卻,目前已獲得數(shù)十項核心技術專利。作為全新電池技術,大禹電池將于2022年中開始全面應用推廣。
3.短刀
首款搭載車型:歐拉櫻桃貓(待確認)
與刀片電池一樣,蜂巢能源的“短刀電池”也形似刀,不過官方并未將其定義為新技術,而是新的電池品類。短刀電池產(chǎn)品尺寸將涵蓋300mm至600mm,覆蓋1.6~4C全域充電范圍,新產(chǎn)品將可在乘用車、儲能、商用車、工程機械、非高速電車等全域場景使用,覆蓋無鈷、三元、磷酸鐵鋰全域化學體系。
而與短刀電池相匹配地,蜂巢能源還將采用2020年推出的果凍電池技術(應用凝膠電解液以獲得高電導、自愈合、阻燃等特性),以及電池包4C全氣候快充、適應800V平臺熱管理、冷蜂熱阻隔等技術。
4.琥珀&云母
首款搭載車型:嵐圖FREE
與前幾種電池一樣,為了追求更高的電池安全性,嵐圖也自主研發(fā)了兩大汽車電池系統(tǒng),分別命名為“琥珀”和“云母”。
琥珀電池系統(tǒng),是在封裝過程中從電芯層面進行阻燃防護,用高分子阻燃材料對電芯進行全方位包裹阻隔,使得每個單體電芯被高分子材料包裹得如“琥珀”一般。而云母電池系統(tǒng)則是在電池包內(nèi)加入了耐高溫的云母片和氣凝膠,層狀堆積在一起的電芯也形似“云母”。
簡而言之,“琥珀”和“云母”的區(qū)別在于材料與結構,而二者也將分別應用于不同的車型產(chǎn)品上,琥珀電池系統(tǒng)主要運用于純電車型,而云母電池系統(tǒng)則會搭載于增程式車型上。
5.巧克力
首款搭載車型:一汽奔騰NAT 組合換電版
不久前,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時代電服在線上舉行首場發(fā)布會,正式發(fā)布發(fā)布換電服務品牌EVOGO及組合換電整體解決方案。而“寧王”換電的精髓,則是專門為實現(xiàn)共享換電而開發(fā)量產(chǎn)的“巧克力換電塊”。
巧克力換電塊的特點可概括為小而高能、自由組合、極簡設計。采用寧德時代最新CTP(無模組)技術,能量密度超160Wh/kg,體積能量密度超過325Wh/L,單塊電池可以提供200公里左右的續(xù)航。
而之所以命名為“巧克力”,是因為各塊電池間可進行“拼接”。消費者換電時可以“按需租電”,任意選取一到多塊電池,靈活匹配不同里程的需求,且電池適用于從A00級到B級、C級的乘用車以及物流車等。
憑借巧克力換電塊的各項優(yōu)勢,在EVOGO的換電站中對單個電塊換電只需1分鐘;站內(nèi)可存儲多達48個換電塊,確保用戶時時都有滿電的電塊可以更換,無需長時等待。相應地,換電塊采用了無線BMS技術,外部只有高壓正負接口,從而大幅提高了換電效率和插拔部件的可靠性。
一番盤點后回到我們開始的話題,一款產(chǎn)品的命名能影響其命運,新奇的命名無可厚非,但不能只是流于表面的“花里胡哨”。質量是生命力,技術是競爭力,對于任何產(chǎn)品而言都如此。我們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多品牌加入命名的“內(nèi)卷”中,但必須要有過硬的實力才能配得上新奇的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