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12月30日,國家電網全資子公司國網新源下屬的河北豐寧抽水蓄能電站正式投產。豐寧電站安裝12臺單機容量30萬千瓦機組,總裝機規(guī)模360萬千瓦,年設計發(fā)電量66.12億千瓦時,年抽水電量87.16億千瓦時,是服務北京冬奧會實現100%綠電供應的重點工程,緊鄰京津冀負荷中心和冀北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
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187.34億,單次最大儲電4000萬度。對標目前新型儲能的標準參數指標就是:3.6GW/40GWh。
通過以上參數,我們概略計算出該抽水蓄能的部分指標:
1、儲能時長:11.11小時
2、功率單價:5200元/KW
3、容量單價:468.35元/KWh
4、循環(huán)效率:75.86%
5、總建設期:11年
國網新源控股是國家電網旗下負責抽水蓄能的主要公司,我們統計了國網新源旗下總投資額接近3800億的56個抽水蓄能項目如下表所示。
以上抽水蓄能項目均有如下特點:
1、建設周期長,基本為6-10年;
2、建設成本逐年增加,規(guī)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建項目最高裝機功率成本為7000元/KW,其中在建項目平均功率成本為6200元/KW,已投產的項目平均功率成本為4400元/KW;
3、循環(huán)效率穩(wěn)定在75%左右;
上述分析可以給未來新型長時儲能的發(fā)展帶來如下啟示:
1、目前已投運的儲能裝機里面,抽水蓄能占比接近90%,所有的抽水蓄能都是大于4小時的長時儲能,所以儲能的未來還是會主要依賴于長時儲能。
2、從裝機和建設規(guī)模來看,電網對長時儲能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所以新型長時儲能成本降低后會存在非常大的市場機會。
3、儲能的本質是電力交易,技術發(fā)展的方向最終要落實到度電成本的降低。如果功率部分的成本很高,那么可以通過擴張容量來降低成本,這個必須依靠功率和容量解耦的技術才能實現。將來,容量成本能降低到1000元/KWh以內的技術將擁有萬億級別的市場。
4、建設周期快,對環(huán)境友好的技術更容易跑出來。
我們參考一下全球長時儲能理事會首批會員公司的技術路線。
目前在國內發(fā)展得比較快的長時儲能技術路線除抽水蓄能以外,主要是液流電池(包含全釩、鐵鉻、鐵鋅、全鐵、鋅溴、硫鐵等),和壓縮空氣儲能。這兩項技術也是國外儲能領域公司成立最早的方向。
根據麥肯錫發(fā)布的《全球長時儲能理事會發(fā)布長時儲能白皮書》報告指出:為實現全球氣候目標,2040年需達到凈零排放。為實現這一目標,電力行業(yè)需要借助創(chuàng)新技術來解決三個關鍵問題:
1、將現有發(fā)電量提升三倍已滿足未來全球用電的需求;
2、發(fā)電技術完成從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轉變;
3、維持社會和經濟成本在可接受范圍內。
為實現這個目標,到2040年全球需要的長時儲能總裝機量為85-140TWh。而根據中國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耗占比為26%這一比例估算,中國屆時所需的長時儲能裝機為22-36TWh。
根據《抽水蓄能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到2035年,中國抽水蓄能的裝機規(guī)模約為300GW,以8小時儲能計算,抽水蓄能能滿足的長時儲能為2.4TWh,占中國所需長時儲能的10%左右,所以未來近90%的長時儲能需求都將依靠新型儲能技術來實現。
另外,中國科學院歐陽明高院士預估了電網調峰對儲能的需求如下:
2030年:200GW/2TWh-600GW/4TWh
2035年:800GW/6TWh-1TW/8TWh
2040年:1.2TGW/12TWh-1.5TW/15TWh
從這個預估數據也可以看出,國內市場需要更多的長時儲能。
要實現長時儲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需要更多行業(yè)內專業(yè)人士的推動與政府層面的統籌,概括起來包含以下三點:
1、長遠的系統規(guī)劃;
2、 早期補償機制,以在市場處于起步階段時降低投資者的風險;
3、支持性政策、法規(guī)和市場機制的設計。
目前國內要求配置長時儲能的政策也在頻繁出臺,從國家發(fā)改委2021年8月10號的鼓勵配儲4小時以上,到今年1月10日上海發(fā)改委要求必須配備4小時以上儲能,而且附帶了配套儲能不按期投產,則降低風電并網價格的懲罰機制。隨著風光發(fā)電滲透率越來越高,相信對配儲時長的要求越來越長。
中國目前在新型長時儲能領域做技術開發(fā)的公司并不多,中和儲能正致力于開發(fā)低成本的4-12小時儲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