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市場景氣度持續(xù)上升,以及戰(zhàn)略投資者的引入,國內“鋰業(yè)雙雄”之一的天齊鋰業(yè)(002466.SZ)同比扭虧,交出一份營收凈利雙增長的“成績單”。
10月29日,天齊鋰業(yè)發(fā)布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8.73億元,同比增長59.58%;歸母凈利潤5.3億元,同比增長148.0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1.22億元,同比增長87.48%。
截至10月29日收盤,天齊鋰業(yè)股價報收94.26億元,上漲2.65%,市值1392.31億元。
高杠桿收購拖累業(yè)績,引入戰(zhàn)投后扭虧為盈
10月29日,天齊鋰業(yè)發(fā)布三季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8.73億元,同比增長59.58%;歸母凈利潤5.3億元,同比增長148.02%;扣非后歸母凈利潤虧損1.22億元,同比增長87.48%。
對于業(yè)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天齊鋰業(yè)曾在業(yè)績預告中歸結為三方面原因:一方面,受益于全球新能源汽車景氣度提升,鋰離子電池廠商加速產能擴張,下游正極材料訂單回暖,報告期內,公司主要鋰化合物產品銷量和銷售均價均較上年同期增長。
與此同時,本報告期內,公司子公司增資擴股引入澳洲戰(zhàn)投IGO Limited的交易完成,公司根據《企業(yè)會計準則第8號—債務重組》《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企業(yè)會計準則第23號—金融資產轉移》相關準則要求,確認了與銀團并購貸款展期相關的債務重組收益6.73億元,計入非經常性損益,增加公司歸母凈利潤1.45億元。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對聯營公司SQM(智利化工礦業(yè)公司)確認的投資收益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天齊鋰業(yè)于2010年登陸深交所,專注于鋰精礦及鋰化工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包括碳酸鋰、氫氧化鋰、氯化鋰、金屬鋰等,電池級產品主要為鋰電池正極材料的原材料。
上市以來,天齊鋰業(yè)的業(yè)績穩(wěn)步增長,凈利潤從0.39億元一度增長至超20億元。但是,2018年的一筆舉債收購成為公司由盛轉衰的分界點。
2018年12月,天齊鋰業(yè)耗資40.66億美元(約合259億元人民幣),高價收購全球三大鹽湖提鋰巨頭之一的SQM公司23.77%的股權,公司資產負債率從2017年底的40.39%攀升至73.26%。
隨后,高杠桿帶來巨額的財務費用疊加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遇冷,公司凈利潤急轉直下,2019-2020年分別虧損59.83億元、18.34億元,期間利息費用分別高達10.1億元和10.38億元。
為緩解債務壓力,2020年末,天齊鋰業(yè)披露,全資子公司TLEA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IGO。今年7月,天齊鋰業(yè)完成來自IGO的13.9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0億)融資。
年內逾31億元債務到期,重啟赴港上市“補血”
引入戰(zhàn)投后,天齊鋰業(yè)債務包袱已減輕不少。
10月29日,天齊鋰業(yè)對深交所回函表示,2021年以來,公司通過子公司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IGO的交易償還銀團并購貸款本金12億美元及對應利息,利用經營結余資金償還國內借款本金5.67億元,同時利用境外子公司和參股公司分紅款陸續(xù)提前歸還銀團并購貸款本金約0.3億美元。2021年初至今,公司合計償還借款本金約85.62億元人民幣;截止2021年9月30日,公司資產負債率下降至約61%。
同時,天齊鋰業(yè)表示,截止目前,公司未來一年內即將到期的金融負債余額約31.6億元人民幣,包括國內流動資金貸款約21億元人民幣和領式期權融資約1.59億美元,此外,將于2022年11月25日到期的銀團并購貸款本金余額約6.68億美元。
截至三季度末,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12.23億元,流動比率與速動比率分別為0.51、0.38。
針對前述債務,天齊鋰業(yè)稱,公司已如期完成與IGO的交易并償還銀團貸款本金12億美元,上述銀團貸款自動展期至2022年11月25日的實質性條件已經達成;公司一直保持與地方政府、監(jiān)管機構和國內合作銀行的良好溝通和合作,對公司短期債務采取“不抽貸、不斷貸、不壓貸”等保障措施。
除此之外,天齊鋰業(yè)寄托于赴港融資。
今年以來,鋰電池的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鋰礦資源成交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有“鋰”走遍天下一語道破了市場對于鋰電材料的追捧。
截至目前,天齊鋰業(yè)擁有3.45萬噸/年碳酸鋰產能、0.5萬噸/年氫氧化鋰產能,還有4.8萬噸/年氫氧化鋰、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的在建項目,公司預計奎納納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項目力爭于2022年第四季度達產。
而借著新能源的浪潮,手握不少優(yōu)質鋰資源的天齊鋰業(yè),已于近期重啟港股上市計劃。
9月13日晚間,天齊鋰業(yè)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發(fā)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上市的議案》,待提交至臨時股東大會審議。
公司表示,正在積極籌備港股發(fā)行的相關事項,如能按期順利實施,將根本性改善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財務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前三季度凈利潤順利扭虧,但天齊鋰業(yè)的業(yè)績與同行企業(yè)仍存較大差距。
今年以來,碳酸鋰價格漲幅超2倍,在第三季度突破12萬元/噸,截至目前已達19萬元/噸。在此背景下,10月26日,另一鋰業(yè)巨頭贛鋒鋰業(yè)(002460.SZ)發(fā)布財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收70.4億元,同比增長81.19%;歸母凈利潤24.73億元,同比增長648.24%。營收及凈利潤增幅均遠超天齊鋰業(y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