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千呼萬喚,4G始出來。
這個從2013年初開始,不斷出現在媒體頭條、行業(yè)會議和電信大佬口中的寵兒,終于變得面目清晰起來。12月4日,工信部正式下發(fā)4G牌照。
盡管并非顛覆性技術革新,但從國外發(fā)展情況看,4G確實是徹底引爆移動互聯時代的催化劑。到2013年底,全球有260張商用LTE網絡在93個國家推出。而從中國4G發(fā)展情況看,它的時間節(jié)點、涉及的產業(yè)鏈、未來可觀收益乃至部分政治意義,都有著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效應:
一度是全球最大電信運營商的中國移動終于可以擺脫進退兩難的3G困局,三大運營商博弈變量再現;基站、芯片、終端等移動通信產業(yè)鏈的競爭與表態(tài)紛至沓來;期冀高速移動網絡的內容應用公司同樣備受鼓舞——4G時代,更具革命性的互聯網公司將如魚得水。
4G,究竟是誰的局?
運營商變局
自2005年電信改革后,中國通信業(yè)發(fā)展形成了新的競爭格局,但在2G時期一家獨大的中國移動到了3G時代日子并不好過。
中國移動主導的TD-SCDMA全世界僅有中國移動一家運營商,它的成熟度、廠商支持都較弱,這讓它在3G投入上始終心不在焉?!凹夹g不好用,終端上不來,做得越多,虧的越多?!币晃恢袊苿尤耸繉Α队⒉拧酚浾哒f道。
事實上,盡管中移動2012年總營收5604億元,仍遠高于兩個小兄弟,但自2009—2012年,中國移動ARPU(每用戶平均收入)值從77元下降到68元,而2012年,中國聯通(600050,股吧)的ARPU值已超過86元。
中移動迫切需要在4G上打一場翻身仗,現在,機會來了。
工信部本次發(fā)放的三張4G牌照均為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國際標準TD-LTE制式,由中國移動主導,而聯通、電信均傾向于FDD路線。盡管后者仍然是全球主流4G建網模式,但在TDD上,中移動不再是全球唯一的運營商,全球有39家選擇了TDD,其中不乏日本軟銀這樣的巨頭。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英才》記者表示:“4G電信運營的網絡實驗、產業(yè)鏈建設、國際經驗和國內探索都已相對充分,中國移動在充裕的時間窗口下將有望扳回3G時代的不利局面?!?
為了打贏這場“窗口戰(zhàn)”,移動早早開啟了布局。
2013年2月,中移動董事長奚國華宣布了4G“雙百”計劃之后,中移動在全年預算中為4G網絡建設預留了415億元,另外還有超過300億元的終端補貼。8月底,移動完成TD-LTE設備招標,采購基站20.7萬個。
不過在產業(yè)變革和用戶習慣遷移情況下,聯通和電信仍不會坐以待斃。2013年10月,中國聯通開始向各家設備廠商發(fā)出了4G網絡設備招標計劃,首次集采計劃采購4G基站5.2萬個;中國電信在10月底也完成首次LTE基站集中采購,采購規(guī)模為6萬個。
中國聯通總經理陸益民在接受《英才》記者采訪時表示:“從3G到4G的平滑演進將成為聯通4G時代的一大優(yōu)勢,2014全年計劃推出150款以上4G手機?!?
盡管此前動向稍慢,但中國電信董事長王曉初表示,2014年中國電信4G投資將達457億元,2月將有望正式放號商用。
產業(yè)鏈盛宴
對4G興奮的不止是運營商,事實上整個移動通信產業(yè)鏈的上下游公司都在等待一輪新的機會,并再次冠以“盛宴”之名。
通信行業(yè)資深觀察家項立剛對《英才》記者稱:“那些做了多年技術積累,尤其有世界各地網絡建設經驗的企業(yè),以及具有混合組網技術與經驗的企業(yè),將獲得較大份額?!?
事實上,前期移動招標過程中,也確實以愛立信、華為、中興、NSN、上海貝爾等國際品牌企業(yè)為主,但項立剛表示,后期大唐、普天、新郵通等國內公司也有一定機會。
同樣備受鼓舞的還有芯片公司。據中國移動終端公司總經理唐劍峰向《英才》記者透露,目前已經有高通、海思、馬威爾、中星微四家芯片廠商提供了可供商用的TD-LTE芯片,2014年還會增加。其中,2012年在全球范圍內擁有近2/3份額TD-LTE芯片出貨量的高通仍是最大贏家。
高通大中華區(qū)總裁王翔此前向《英才》記者表示:“4G時代,高通仍是領跑者,很早就開始做多模兼容技術,目前單芯片可支持全球所有主流LTE網絡。”
不過,中國移動在新一批TD-LTE終端招標中,單芯片通信制式標準從“五模十頻”降低到“三模五頻”,滿足普通用戶需求使得高通之外其他公司尤其是國內芯片廠商有分食機會。
此外,影響最廣泛的還有終端方面,除了MiFi、數據卡等,已經陷入紅海的手機市場也將產生巨變。
2013年9月,工信部發(fā)放了國內首批4G手機入網許可,4部獲得入網許可的TD-LTE手機分別來自三星、索尼、中興和華為。此后,酷派、中興、聯想等十余家手機廠商也紛紛加入戰(zhàn)局。根據中移動的終端發(fā)展規(guī)劃,2013年仍將以3G終端為主,2014年3G與4G終端并舉,2015年以全面力推4G終端,并實現高中低端產品的全面覆蓋。
值得注意的是,4G時代移動通信網速進一步提升,游戲、視頻、音樂以及新型移動應用公司將迎來一個新的爆發(fā)期。騰訊公司董事長馬化騰日前公開表示:“4G帶來的最大改變,是單位流量成本的降低,這將對整個產業(yè)各方帶來積極影響?!?
但這種趨勢有可能進一步打擊到運營商的地位。從3G時代起,運營商們賴以生存的語音業(yè)務逐漸向數據業(yè)務轉移——后者將成為決定其未來的主要因素。
智能手機及其生態(tài)圈中的各種App帶來了一個無比繁榮的移動互聯網,它直接把互聯網上的服務商引入了移動通信產業(yè),并誕生了微信這樣擁有6億用戶的“龐然大物”——中國移動的競爭者不再是聯通和電信,而是騰訊、百度、優(yōu)酷乃至數不清的互聯網公司。